股票代码
002311
EN

南方日报 | 融入“一带一路”,海大集团未来5年海外全产业链投资将超40亿元

浏览量:

“近年东南亚市场水产动保需求急速扩大,市场容量已经和国内市场相当,公司在东南亚的水产动保车间已经在筹备建设中,随着东南亚水产动保市场的开发,水产动保收入将有继续提速增长的空间。”今年8月底,广东海大集团(以下简称“海大”或“集团”)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中透露了公司海外市场发展的最新动向。

从“买全球”到“卖全球”,再到构建起国际化资本和产业的版图,海大集团的国际化道路成为我国与全球贸易伙伴合作共赢的一个精彩特写。日前,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监接受采访,对海大自2006年设立国际采购中心以来的 发展路线进行了生动描绘。“海大在未来国际化发展上仍然会坚持走实业这条路,并且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我们‘走出去’的脚步会更加坚定。”
目前,海大集团海外公司已超过30家,累计投资额达2.4亿美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计划投资项目13个,计划投资金额超3.5亿美元(约合24.3亿元人民币)。
印度海兴农苗场
走出国门

境外设立30余家子公司,全球化产业版图初现规模

以国际视野进行产业战略布局,近年来,集团“走出去”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12月,已在越南、印度、印尼、厄瓜多尔、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设立子公司共30余家,累计投资已达2.4亿美元,集团海外饲料产量持续增长,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和国际友谊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李永强介绍,集团靠着原料和市场这两个因素走出国门。“我们在原料的板块很早就有国际化思维,饲料里面的部分原料是从国外采购。跟随全球贸易的流动是饲料行业的市场趋势。”
采用原料进口的驱动力主要是为了保持产品价格和品质上的竞争力。李永强举例道,秘鲁沿岸因为洋流交汇形成得天独厚的天然渔场,全球制作鱼粉所需要的优质醍鱼原料几乎都来自于秘鲁,因此,集团从十年前就开始进口当地的进口原料,“一开始是通过大型的国际粮商购买,后来是直接联系秘鲁工厂购买,然后慢慢地我们开始与工厂展开深度合作,从而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每年秘鲁捕鱼季开始之后,从秘鲁开往中国的贸易巨轮中,就会有数艘船装载的醍鱼原料属于海大。
在拓展国外市场方面,李永强介绍,集团从出口饲料预混料起步,目前饲料核心料的出口量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为东南亚、非洲、乃至南美洲的水产和畜禽行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我们通过将产品卖到当地进而了解当地的市场容量、行业发展趋势,判断之后我们将会找当地的团队加盟建厂。”
据2017年集团年报,来自于海外市场的营收24.2亿元,占海大集团总营收的约7 %,且饲料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据了解,集团目前海外市场以水产饲料为主,而且公司产品及服务在当地国家竞争力强,所以发展前景可观。
走进东南亚

越南成为“走出去”第一站,产业链年产值约20亿元

东南亚是海大集团目前重要建设海外工厂的市场。公开资料显示,自2011年进军越南市场以来,集团采用全资投资控股方式,先后在越南南部建成了升龙事业部、同奈海大公司,在越南北部成立了海大养殖公司、海阳海大饲料公司,主要从事猪、鸡、鸭、鱼、虾等各类动物养殖、营销和饲料加工。
目前,集团越南养殖板块已建设完成了1个年产20亿尾虾苗生产基地、8条畜禽饲料生产线、5条虾料生产线、3条鱼料生产线和1个年出栏16000头商品猪养殖基地,在建的还有4条虾料线、2条鱼料生产线。
越南升龙
李永强分享,以资本推进国际化发展,集团充分利用了公司产品研发、采购技术、服务营销模式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等竞争力优势,进一步开拓境外饲料、苗种等主营业务发展,当地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例如,集团在越南的落地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2011年我们和当地的团队计划合资建厂,产量和销售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2015年我们就开始自己独资建厂,2016年就开始投产使用。接下来,我们还会将动保产品板块逐步在越南落地。”
为什么会首选在越南落地项目?李永强解释:“国内饲料行业‘走出去’的第一站一般会选在越南。因为越南很多行业发展过程和政策扶持模式和中国都比较像,而且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也和中国有很大的契合度,所以我们国际化业务选择了熟悉度最高的越南市场。”
除了越南,集团还在马来西亚投资发展水产饲料及动保产品贸易及服务,已累计实现较大产值,服务东道国2000名以上养殖终端农户。在印度尼西亚规划建设的2条禽料生产线、1条鱼料生产线和1条虾料生产线,目前已落实用地并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江珊